春节期间,在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留学生课程中,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新年”二字。“丽莎,这两个词怎么发音?”“新年!”关于中国春节的知识已经成为这门课的主要内容,学生们对学习春节和福字很感兴趣。


今年春节对沧州职业技术学院的外国留学生来说很特别。留学生迪娜说:“这是我在中国的第二个春节,在学校过了两次。”据她介绍,今年春节期间,老师们为外国学生准备了许多礼物,帮助他们用中国红装饰学生公寓。“学校还组织各种中国文化体验活动,包饺子、贴春联、挂灯笼.我和我的家人微信视频,他们都羡慕我,感受我的快乐!”迪娜高兴地说。
今年,包括迪娜在内的来自不同国家的24名国际学生选择留在学校。陪同他们的是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的党员和教师。在这些留学生眼里,中国的“过年味”始于一片红色。
“好美!”2月11日,在留学生公寓门口,吉姆举着一盏红色的灯笼,阳光般的笑容洋溢在他黝黑的脸上。辅导员王志鹏普及了吉姆的传统文化:“红色意味着好运,悬挂灯笼意味着新年一切顺利。让我们把灯笼挂在高处,这意味着生活在新的一年里可以繁荣昌盛。”“赤火!”吉姆理解其中的含义,他用中文说得很流利。大红灯笼高高挂,红对联贴。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对外汉语教研室主任赵婷婷带领一群女孩品味另一种民俗————联。每个人都在门的两边贴上带有金色大字的春联,体验中国的民俗风情。
春节期间,很多老师都没有回家过年。王玉英,山东人,去年没有回家过年,今年还是和高职院校的留学生一起过年。通过视频,她与家乡的亲戚取得了联系,外国留学生通过视频向老师的家人问好:“阿姨,新年快乐!”
包饺子的时候,几个学校领导和老师来到留学生宿舍,和大家聚在一起。过了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上来了,大家一起举起杯子祝:“新年快乐!”